(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每年高考志愿季,总能引发不少业内人士支持或吐槽本行业的声音。大V张雪峰和新闻学教授们关于“学新闻前景”的争论还没有落幕,“学医很难吗”又成为不少医学从业者在各大网络平台集体争论的话题。
@急诊科的大徐 表示:上了一天班,门诊看了50多个病人,什么概念?要平均10分钟看一个,期间还要开检查、看结果、开药、办住院……这是普通医生的常态。大徐作为急诊科医生,没有午休,只能在午间抽空去扒拉几口饭,想踏踏实实把饭吃了,再喝几口茶,真是做梦!
他还写道:少吃一顿饭好忍,但是想去厕所这事儿确实不好忍。尤其是最近天气热,容易出汗,所以就要多喝水。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不喝水渴,喝水就要去厕所。那就少喝水,开空调吧,但是,尿也会多。各行各业都有它的不容易,所以这点事并不值得吐槽,而此时,你如果要问为啥开空调也会尿多呢?如果你此时恰逢志愿种草季,何不考虑一下学医呢?
@麻醉医生凌楚眠 则认为:我把论断说在前面——今后学医的“性价比”会越来越低,医学行业多年前已经到了山顶,未来是漫长的下坡路;不怕苦不怕累的穷孩子可以冲,但想跨越阶层也越来越难;对有退路有保底追求生活质量的富孩子来说,学医你很容易后悔。学医,除非你都40多混成专家教授高年资了,别想着“体面”。昼夜颠倒做急诊、蓬头垢面下夜班时,你体面吗?焦头烂额算医保额度、被医保局追着扣费时,你体面吗?医闹扯皮打官司、被家属扯着领子吼“谋财害命”时,你体面吗?
他认为,这仍是寒门庶子改变命运的一根笃定的独木桥,这个职业,只要你肯吃苦肯学习肯承担沉甸甸的责任,会给你提供一以贯之的安稳,和看起来不错的收入。毕竟,靠技术吃饭的工作,在任何潮流下,都能创造价值。
@浙大二院急诊科卢骁医生 表示:学医真的苦和累,学制很长,熬到博士毕业需要要8-10年。直面生死让很多人失去了勇气。但是如果你有匠人精神,想体会医生职业自豪感,不是那么怕吃苦 ,大家可以选择报考医学院,和我一样成为一名医生哦,加油。
自称“子承父业”的网友@医学手札 回忆:高中时对于今后从事的职业我并没有什么非干不可的兴趣爱好做支撑,到了填报职业的最后时刻,脑海中浮现的是小时候放学去医院看到病情好转的患者对父亲的千恩万谢,当然还有他们送的土鸡和土鸡蛋,那种画面真的温暖又融洽,所以内心的天平在最后时刻有了偏倚。
他认为,“我不是来游说大家填志愿时报考医学专业,劝人学医不会天打雷劈,扼杀别人的兴趣那才是天打雷劈。如果你有自己喜欢的职业方向,那就遵循内心勇敢去报考。如果,你和我当年高考时一样,并没有明确的喜好,那么,至少,学医是值得考虑的选择。最后,祝考生们梦想成真”。
@医者思远 认为,又到高考季,考生和家长,该思考选专业的时候。作为过来人,说一下对学医的看法:1、如果兴趣不大,学医非常难。学医,大部分时候是枯燥的,需要兴趣作为支撑,才能坚持学下去。家长最好遵循孩子的意愿,不要强迫他学医,否则学习过程很痛苦,毕业以后也很可能做不了医生。2、想尽快就业,别学医。其他专业,可能本科就有好的就业,但是医学生如果想进入三甲,必须考研,再经过规培……如果需要一毕业就马上就业,并且收入比较理想,还是别学医了。
@皮肤科医生王子洋 认为,医生在推荐别人学医这方面形成了鲜明的两派对立。要么就坚决反对,“劝人学医,天打雷劈”。要么就高度赞成,极力推荐,很少有中间派。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在大医院、大平台和在小医院、小平台的医生,已经取得高级职称的医生和初级医生,他们的工作天差地别,工作感受完全不同,收入和社会地位落差巨大。所以,学医要么就不学,要么就一开始就起点高、学校好,且还得往死里卷,30岁之前完全不考虑赚钱的事,那么从长远看确实是很好的职业。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