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举行的上海国际电影节上,电影技术成为业界关注的高频词。人们一边热议人工智能、虚拟引擎、云计算、人机交互、VR/XR等新一代技术当下已被广泛应用于电影创作生产的各个环节;一边又忍不住担忧,当包括真实表演在内的全产业链都被高科技取代,未来电影会否被技术“驯化”?
有电影人指出,创作者必须始终保持清醒,以一种合理、节制的方式使用新技术。任何技术手段的最终目标,是让观众更沉浸、更快速、更毫无知觉地进入到好故事里。“我们应该首先考虑自己想要表达的是什么,然后再考虑怎样通过技术来帮助我们进行表达。换言之,电影创作的天地有多宽广,取决于我们的想象力有多大,而不是科技本身。”加拿大编剧、导演瑞奇·梅塔直言。
技术迭代,电影行业发展新引擎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基于技术迭代和产业应用的融合创新,正成为促进电影行业发展的新引擎、新动力。”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党委书记、所长张伟说。近年来,我国电影工作者积极拥抱高科技,利用技术升级实现电影工业制作能力扩容,推动品质升级与产业结构迭代。一个代表性的例子是,2019年上映的《流浪地球》片尾字幕,出现了许多国外虚拟摄制团队,而今年年初公映的《流浪地球2》基本以本土虚拟摄制团队为主,这是中国电影制作能力快速提升的表现。如今,“科影融合”已经涉及到电影产业的方方面面,比如在电影生产上,虚拟制作融合了前期拍摄和后期制作技术;在观影体验上,VR/AR影院融合了网络和实体空间;在应用场景上,影院网络票务系统融合了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
张伟预测,随着“人工智能+”创新应用的发展,AI大模型会紧紧围绕着行业需求,逐步建立完善机制,服务于电影产业的智能化。中国移动咪咕公司首席数字官孙翔云表示,元宇宙的“开放性”和“兼容性”,决定了它可以和不同的行业、场景进行结合。“元宇宙是自主可控、自由探索、即时交互和实时在线的。我们已知的AI技术——AIGC或ChatGPT,都可以融入电影创作中,共同打造新的生态共建模型。”
新技术带来了全新的体验,同时也改变着电影的创作生产方式。真人版《野性的呼唤》使用电脑CG与真正的狗共同制成混血犬巴克的形象,让动物拥有了近似人类的表情;新版《狮子王》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和高端视觉特效,“以假乱真”地呈现出广袤的荣耀大地……
导演瑞奇·梅塔透露,在新剧《偷猎者》中,有一组长达90秒钟描写大象在森林里被捕杀的镜头。摄制组采用大量特效近景,给观众营造了一种“近在咫尺”的视觉效果。“我们想要拯救这些动物,但如果没有这么生动的场景,观众很难被打动,从而产生同理心。”瑞奇表示,五年前他就有过同样的想法,但受制于当时的技术水平没能实现,今天他终于有了这样的机会,这才是新技术出现的意义。“我们使用新技术,是希望能创造出全新的内容,带给观众前所未有的体验。”
内容为王,终极目的应服务于叙事
“科影融合”助力电影工业提速升级,尤其是数字技术的使用让电影制作变得更加精准、便捷。制片人艾秋兴认为,真正有价值的新技术,应当是具有“前所未有”的突破性,且能直接参与电影创作本身的。比如拍摄电影《影》两个“邓超”的对手戏时,张艺谋导演团队通过特殊的传感器装置与摄像机进行实时互动,解决了空间的精准定位问题。“演员在真实的场景里,通过真实的表演,实现了以往需要依靠后期虚拟技术才能实现的效果。”
业内专家表示,技术的加持让影像创作突破传统物理空间限制,有了更多可能性,但它仍需服务于电影的叙事抒情,不可以喧宾夺主,让形式大于内容。比如,为了让演员能真实感受到驾驶战斗机的各种挑战,电影《长空之王》剧组制作4架1∶5的歼-16模型,每架长度是5.7米,堪称庞然大物。它可以模拟失速、尾旋和眼镜蛇机动,让演员真实感受驾驶战斗机的各种挑战。该片导演刘晓世强调,没有常识的想象力是对想象力的误解,没有真实的体验,演员的表演即便再努力,也会失真。“新技术能帮助我们去实现拍摄上的不可能,但我们不能因此而没有节制地发挥想象力,那样会失去真实感。”
“当新技术被创作者当成一个工具使用的时候,它确实能帮助电影人去实现自己的想法,但很可能它也只是个‘玩具’、一个商业噱头,仅仅是为了吸引票房而已。”艾秋兴毫不避讳地指出,电影《阿凡达》火爆之后,市面上充斥着大量3D影片,全然没有考虑到影片的内容和题材属性。《沙丘》《007:无暇赴死》等好莱坞大片的3D版都曾因观影效果不佳,遭到观众吐槽抵制。据了解,市场上充斥着大量“伪3D”电影,这些3D转制作品成本只需要500万元,但每张3D电影票能比2D多卖十几元甚至更高,技术在此沦为了敛财的工具。这样的市场运作,显然已经偏离了新技术对电影创作加持的初衷。
作者:宣晶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