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建设"博物馆之城"观察:一座城与博物馆的交融发展
时间:2025-02-21 11:08:57来源:经济参考报

元宵佳节,始建于1881年的吉林机器局旧址人头攒动。游客中心内,孩子们争相猜着字谜,笑声此起彼伏。青灰色的百年建筑,焕发出新的文化光彩。

自2023年启动“博物馆之城”建设以来,吉林市通过活化历史建筑、修缮遗迹,打造街头的文博场所。越织越密的文博网络,不仅唤醒了沉睡的文化资源,更为城市发展注入全新活力。

以文塑城:唤醒沉睡文化资源

“以前只知道这些地方有遗迹,没想到背后藏着这么多故事。”出租车司机张兆勋是土生土长的吉林人,但谈及近年开放的文博场馆与历史遗迹,他坦言:“现在才真正认识吉林的历史。”

登上松花江右岸的东团山,远眺便可看到蜿蜒的江水绕过城市。其形态宛若“大江弯弓”,被吉林市民视作当地的“老八景”之一,也让东团山成为市民、游客登高休闲的热门地点。

但鲜为人知的是,不高的东团山早在汉代就曾是民族政权扶余国的都城所在。高出地表数米的土垣,已经过数千年的风吹雨打。丰满区文化馆馆长姚则闻说:“过去已有多支考古队伍对这里进行挖掘,但相关资料一直没法以可视形态让公众了解。”

2024年春天,为了让这段珍贵的历史与公众见面,当地政府对东团山遗址周边的道路进行重新铺设与修缮,并在原有房屋的基础上,开设了讲述扶余王城历史的陈列展。

在吉林市,像东团山这样新近开放的历史遗迹不在少数。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吉林市目前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4处,占比超过吉林全省的四分之一。在建设“博物馆之城”的过程中,吉林市对18家文博场馆进行了升级改造、重新建设。开放的大门,让更多人对吉林市的历史有了新的了解。

位于市中心的吉海铁路总站旧址,始建于1928年,是东北第一条中国人自主建设铁路——吉海铁路的火车站房。2013年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酷似雄狮伏卧的外形与独特的建筑风格,被许多影视作品用于取景,因此也被称为“中国最文艺的火车站”。

长期以来这座建筑不对外开放,让不少慕名而来的游客大失所望,同时也让“吉海铁路”的建设历史尘封。

2024年9月,经过改造的吉海铁路旧址对公众开放。建筑内,复原的车站场景与百年前地砖、暖气相映成趣。现场的工作人员刘宇航说:“旧址开放以来,前来参观的游客已突破20万人,在历史建筑中拍照打卡成为热门。”

以文筑城:建设城市“文化客厅”

“参观过的博物馆很多,馆里面有图书馆的还是头一回见到。”元宵节傍晚,吉林建制博物馆一层的阅读空间内,市民宋海燕正读着一本讲中国传统节日的书籍。

她所在的这座建筑位于松花江畔,始建于1932年,是当时伪满洲国吉林警务厅的所在地,此前一直作为政府的办公楼使用。

2024年夏天,修缮后的建筑以“吉林建制博物馆”的身份正式对外开放。馆舍除在二层设置了“吉林建制展览”讲述吉林市的建设历史,还将一层划出了文创中心、咖啡厅、公共阅读空间等功能分区,并先后举办了一些图书签售活动。

馆舍运营方、吉林市文旅集团项目负责人韩超说:“博物馆从建设之初就立足于为市民、游客打造一个休闲的去处,而不仅仅是作为展览使用。”

同样在2024年开放的吉林机器局旧址,也规划了相关阅读空间。元宵节当天,除了猜灯谜等传统活动外,馆内的阅读空间还举办了现场制作花灯的活动。

吉林机器局展览馆馆长杨瑷侨说:“市民、游客对各类文化活动的需求很大。春节期间举办的系列活动,让馆内的人流量翻倍增长。”为此,杨瑷侨计划利用吉林机器局旧址的空间,探索在春夏时节举办露天电影等活动,进一步丰富市民、游客的文化生活。

文博场馆不仅是休闲的场所,也成为青少年成长的舞台。每到周末,吉林市的各个博物馆总会出现一群“小蓝衫”——平均年龄不到10岁的志愿讲解员。他们用中英文为游客讲述展品故事,稚嫩却专业的讲解赢得连连称赞。“孩子讲解完特别自豪!”家长毛宇感慨。

“博物馆是城市的文化客厅,孩子们在这里向游客传递历史,既锻炼孩子们与人交流的能力,也增进孩子们对吉林历史的了解。”活动发起人易霏介绍,自2024年吉林市推进博物馆之城建设以来,已有超过300位儿童志愿者获得了12个博物馆义务讲解员的聘书。

以文兴城:激扬城市发展活力

“这是您的参票,请收好。”春节期间,刚刚开馆不到一个月的吉林官参局博物馆,成为游客领略人参历史的重要打卡点。

馆舍内,身着清代服饰的工作人员,以情景互动的形式,向观众讲述着人参采挖、使用、管理的历史。独具特色的展览形式,不仅每天吸引数千观众,还带动了相关人参产品的销售,最多一天创下近两万元的销售额。

成立于清乾隆年间的官参局,是当时宫廷专职从事人参采集与销售的机构,曾对人参产品制定过严格的品质标准。

“官参局博物馆挖掘和展示人参使用的历史,一方面是希望更多观众通过展览认识人参、了解人参,另一方面也希望为相关产品提供更为丰厚的文化内涵,提升产品价值。”吉林官参局项目负责人廖敏说,“项目团队正在申请‘官参局’的商标与网店。希望结合人参文化,做好‘人参皂’‘人参面膜’等各类人参产品的经济文章。”

近期,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培育新增长点繁荣文化和旅游消费的若干措施》的通知,明确提出扩大特色优质产品、供给培育消费场景等举措。

吉林市在“博物馆之城”的建设过程中也积极探索丰富传统消费场所文旅业态,打造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当地河南街上的百年饺子馆“新兴园”,便藏着一座记录了当地民生演化的“史话博物馆”。

从百年前的旧家具、旧戏服,到20世纪80年代人们喜爱的“三转一响”,这间藏在饺子馆中的博物馆,用2000多件展品还原了吉林市民百余年来的生活变迁。来自上海的游客顾家怡说:“等餐的同时,还能看看展览、了解一些城市的过去,让人非常有收获。”

“新兴园”总经理张立坤说:“老字号企业能够保持经久不衰,除了诚信经营、优质服务外,还要有独特的文化优势。新兴园饺子馆用文化赋能,走出了一条新兴之路。”

2025年春节期间,吉林市掀起“文博游”热潮。市博物馆、文庙博物馆、满族博物馆客流创新高,新建场馆亦人气火爆。

吉林满族博物馆宣教部负责人杨超说:“屡创新高的客流量,离不开‘博物馆之城’建设的集群效应。”在她看来,松花江两岸,从历史中走来的博物馆正与一座城市发展交融,让北国江城愈发富有活力。

标签:

生活指南
  • 高盛、美银、德银……国际投行集体唱多A股

    中新网2月8日电(中新财经 宫宏宇)DeepSeek不仅震撼了硅谷,还震撼

  • “文化+科技”助推假日经济持续繁荣

     春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交通运输部预计,2025年春运期间

  • 央行:适时推动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工具扩面增量

    中新网1月23日电 中国人民银行党委委员邹澜1月23日在国新办发布会

  • 第四届“光明丝路”国际有奖知识竞赛成功举办

    当地时间14日,第四届光明丝路国际有奖知识竞赛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

  • 航拍江苏南通滨江岸线 绿水青山生态美

    12月14日,航拍江苏南通滨江风光带冬日景观,绿水青山生态美。近年

  • 管住AI“魔改”视频,让“科技向善”落地有声

    管住AI魔改视频,让科技向善落地有声本报评论员 韩韫超用人工智能

  • 欧加隆“欧翎先锋”项目赋能医药零售药师,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

    新华网博鳌12月4日电(吴起龙)欧加隆,一家专注于守护女性及其家庭

  • 景德镇精心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

    中小企业联系千家万户,是推动创新、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

  • 何以“可爱到发芽”?——十五运会吉祥物诞生记

    新华社广州11月11日电(记者王浩明、刘大伟)今晚通宵。这是8日下午

  • 十部在贵州省国防工业系统职工主题演讲比赛中斩获佳绩

    11月1日,在贵州省国防工会主办的贵州省国防工业系统中国梦 劳动美

  • 四川遂宁发布《遂宁市高品质住宅开发建设指导意见(试行)》政策解读

    近日,四川省遂宁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遂宁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联合

  • 铁路电子发票信息填错可以重开吗?

    从11月1日起,全国铁路推广全面数字化的客运电子发票服务。开了电子

  • 中国LED显示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产业集中度提升

    中新网惠州10月27日电 (记者 郭军)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原所长

  • 湖南永州:做强东安鸡、永州血鸭产业 助推市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10月13日至17日,由永州市人民政府联袂新华社机关事务管理局主办的

  • 建设银行应邀出席2024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发布会_天天微速讯

    10月12日,2024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发布会在甘肃兰州召开。建设银行

  • 当前消息!深圳发布全国首个个人破产领域地方标准

    中新网深圳10月11日电 (记者 索有为)记者11日从深圳市司法局获悉

  • 民生
    • ​点燃青春梦想 共赴励志征程——西平县宋集中学召开青少年学生励志报告会

    • 穿行世界的女孩

    • 驻马店市第二十小学开展了丰富的“我爱数学”活动

    •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师教育分会2024年学术年会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