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宁县有序推进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见闻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彭雯通讯员常景荣
“我们以前住的地方,那真叫一个苦!”从会宁县杨崖集镇红土坡村李岔社搬到王夏社,李树清不仅换了一个住的地方,还开启了有奔头的新生活。
(资料图)
近年来,会宁县围绕“搬得出、稳得住、有就业、生活好”的总体目标,全力抓进度提效率、抓管理保质量,有力有序推进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工作,用心用情用力为搬迁群众创造美好生活。
如今,走进会宁县各个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点,平坦开阔的水泥道路户户连通,焕然一新的农家小院整齐亮丽,许多和李树清一样的村民,正为新生活幸福地忙碌着。
应搬尽搬应搬早搬
李树清曾和其他22户村民住在红土坡村李岔社的一个山坳里。“一下雨,地就直打滑,人都走不出来,更不用说车了。”李树清说。
不止“行路难”。村庄整体位于滑坡体上,一旦遇上暴雨等特殊天气,形势便危如累卵。
搬,必须搬!
为了让李岔社村民早点搬迁、早点脱险,会宁县自然资源局副局长周亚玲当起了义务宣传员。
“我们给乡亲们宣传政策,把搬迁的‘好处’讲清楚,把享受的政策说明白,帮助群众算好‘安全账’‘经济账’‘长远账’,提振大家的信心。”周亚玲说,最终,村民们同意搬迁。
新的搬迁点王夏社距离李岔社不到3公里,但地势相对平坦、交通较为便利,更重要的是不再危险。
面对生态功能区人地矛盾突出、生态承载力低,地质灾害易发多发、隐患点分布散而广,修复治理难度大的实际,会宁县摸清搬迁群众的家庭成员结构、经济状况、主导产业等信息,准确划定搬迁范围,坚持不落一户、不落一人,精准认定搬迁对象,依据轻重缓急列出了搬迁时序。
会宁县计划从2022年到2026年共搬迁3558户13781人。去年,全县完成了146户566人的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工作。
往哪搬如何搬
“政府征求意见的时候,我们就提出搬迁地最好离得近一些,方便回来种地。”从李岔社搬到王夏社的村民李文昌,原先的地没丢,农业生产也没有受影响。
“乡镇充分征求了搬迁群众的意愿,慎重考虑群众的生产、生活、交通、医疗卫生、子女就学等基本条件,将原有村庄风貌与乡村建设示范点有效结合,就近在环境相对较好的王夏社统一规划新建了集中安置点。”杨崖集镇镇长杜小刚告诉记者。
为最大限度确定合理的安置方式,会宁县结合搬迁对象家庭人口结构、产业现状、搬迁意愿等,充分分析研判农户经济承载能力,按照“一乡一案,一户一策”的原则,最终确定了集中安置为主、分散安置为辅的安置方式。
“从事种植养殖等农业生产为主的搬迁户,以乡镇内就近安置为主;对经商、务工等有稳定收入的搬迁户,农户自主认购商品房或存量房安置。”周亚玲介绍道,会宁县还探索细化了“10+5+N”的政策包,尽可能帮搬迁对象解决资金筹措难题。
2023年,全县共列出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目标任务895户,其中,涉及地质灾害威胁区245户、生态敏感区650户。计划集中安置511户,分散安置384户,在16个乡镇新建集中安置点16个,计划今年7月底完成住房主体工程。
搬得出能致富
搬得出、稳得住,关键在于有产业、能发展、可致富。杨崖集镇围绕全县渭河流域10万亩中药材产业带建设要求,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和肉牛、肉羊养殖产业。
在杨崖集镇红土坡村的安置点,同步建成的还有集中养殖圈舍。
“安置点给我们盖了养牛养羊的圈舍,几天前刚刚出栏2头牛,卖了2万多元,现在还有7头牛等着出栏。”村民冯建仁搬到王夏社后,将牛搬到了新的圈舍,不仅养殖条件变好了,也方便交易。
除了养殖,冯建仁还种了十几亩药材,政府提供药材种苗,技术人员来做技术指导,药材成熟后有企业订单收购,收入更有保障。
会宁县紧盯后续3412户13218人的搬迁任务,持续完善搬迁后期各项扶持政策,发展壮大集中安置点的产业规模,扶持带动搬迁群众继续发展原有主导产业。
“我们将紧盯搬迁任务,加快建设进度,建成一批、交付一批、装修一批、搬迁一批,同步配套安置点的给排水、集中供热和公共服务等设施,统筹解决好就学、就医、就业、创业等移民关切关注问题,让搬迁群众更快地融入安置地,有更多的归属感、获得感和幸福感。”周亚玲表示。
标签: